韩寒(1980~ ),2001年获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环境化学专业学士学位,NGO组织——“智渔”创始人。 带着一份对NGO工作者的崇敬,我们拨通了南京大学环境学院1997级韩寒校友的电话。几个“嘟嘟”声后,电话那头传来了她爽朗亲切的声音。表明致电意图后,韩寒校友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邀请。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走进NGO战士韩寒校友的环保人生。 1980年,韩寒校友出身于湖南省长沙市,1988年海南建省时随家人迁往海南。虽然生活在浩瀚的海洋旁,但她却从小向往着广袤的西北大沙漠,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沙漠变绿洲。这是她对环境保护的最初认知,也是她日后立志投身于环保事业的早期萌芽。怀揣这个志向,高考后她选择了环境专业,一个科学与人文有效结合的学科。至于为何会选择离家千里之外的南京大学,她表示这是受家里同为南大学子的兄长影响。 距离产生美 1997年秋,韩寒校友离家北上来到南京大学,并在这里度过了大学四年的光阴。谈及在南大期间的学习生活,她回忆到,当时在学校里并未能很好地体会到母校的好,还时不时会抱怨下教学体系、学习环境等,当她毕业离开南大到美国深造后,才慢慢懂得母校的好。“南大的毕业生,走出校园后多少都会烙上南大人诚朴、踏实、低调、实干的印记,这没有刻意雕琢,只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美国高校的学习期间,她同时感受到本科时在南大打下的坚实基础,对日后的科研之旅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当谈及母校师生对自己的影响时,韩寒校友首先对恩师们表达了深深的感谢,并特别提及了自己与韩朔睽、章敏等老教师相处时的难忘经历。“韩朔睽老师是引导我进入环境化学领域的启蒙导师,她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谦和、真诚的为人态度一直深深影响与鞭策着我,指引我成长。章敏老师总是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她的微笑让人温暖,有她陪伴的学子们总能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当离开之后,才发现对她的留恋是如此的深沉,留恋旧日时光、留恋恩师教诲、留恋一草一木,这或许是众多学子都有的母校情结吧! 1997级本科生毕业照(韩寒校友:三排右一) 迟到的缘分 2007年,韩寒校友与丈夫一同离开美国返回国内,并就职于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从事热带雨林生态补偿制度研究等工作。由于她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在环科院时曾被委派负责国际NGO组织——可持续渔业伙伴组织(简称SFP)在海口调研期间的接待工作。这是她第一次深入接触国际NGO,也是她第一次深入了解不同于当时工作的领域——渔业可持续发展,她被这个行业里人与自然唇齿相依的本质所吸引,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010年,因丈夫工作调动,韩寒校友需要更换工作,恰巧此时SFP正面向中国招募新成员,于是她放弃了研究所和外事机构等工作机会,毅然选择了这个陌生甚至有点怪异的国际NGO组织,去尝试了解水产行业这个全新的工作领域。 在碰壁中蜕变 SFP是一家成立于2006年的国际非政府组织,致力于帮助水产养殖和捕捞业改进生产和管理模式,维护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增加捕捞和水产养殖的鱼类数量,指导人们进行负责任的水产品选购,确保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从业公司的盈利能力。 韩寒校友(左一)与SFP同事在苏格兰考察水产养殖 据韩寒校友介绍,SFP的员工没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也没有固定的考核要求,这需要工作人员自觉开展工作,积极推动自己负责的项目。韩寒校友在SFP期间的主要工作包括与水产品零售商沟通呼吁其采购获得绿色认证的水产品,从而在水产品供应链上,通过零售商倒逼生产者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方式养殖或者捕捞,同时与科研机构合作获取水产养殖的改进技术,以帮助养殖户改进生产方式。韩寒校友说,这个过程并不容易,需要一点点去赢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随着国家水产品消费的增长,同时国外对出口水产品设置了严格的认证机制,这使得国内的渔业养殖要向着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也让韩寒校友等人的工作易于开展得多。 SFP年会上韩寒校友和同事分享中国项目经验 回忆在SFP工作期间的感受,韩寒校友说到:“在接触过的业内人士中,不论从养殖户到加工企业老板,从技术员到官员,他们身上都或多或少保有一份朴素的生活态度,而这似乎在我接触过的其它行业里并不多见,这让我惊喜。然而,同时我似乎也看到这群人若即若离的迷茫与脆弱,尤其在日益恶化的环境冲突和市场竞争面前,中国行业伙伴与世界的距离显而易见,这个行业随着整个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正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前行。我庆幸SFP这个平台为我开启了一扇门,让我看到可持续发展的另一种有效途径,更让我重新认识了水产行业未来的意义。这个行业赖以发展的河流、湖泊、海洋及逐水而居的人们,尤其在今日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背景下,他们的何去何从不仅仅是中国急需探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之一,我更相信,这将是对整个人类社会举足轻重的贡献。” 寻找中国特色 城市化进程加速,水产品消费方式演变,市场资本趋于集中,环境和资源矛盾加剧,技术更新换代,传统的散户生产模式,多元分散的流通和销售格局,不尽人意的管理体制会迎来什么样的变化?国际NGO和国内NGO组织在这过程中将扮演什么角色?国际NGO组织的经验是否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带着这些问题,韩寒校友的心里埋下了寻找中国特色渔业发展之路的种子。 韩寒校友在新加坡亚洲水产养殖圆桌论坛上做报告 “SFP在全球拥有60多个员工,分布于全球十几个国家。2015年年会上,全球员工不记名投票,我被票选为‘最佳员工’。这说明大家对我的工作是非常认可的,我也很喜欢这个集体,但也正在这个时候,我选择了离开。这是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理念和SFP间存在一定差别,他们是站在西方的文化和价值立场上,而我想创造真正适合中国的模式,在本土创建自己的团队。”这是韩寒校友对离开SFP过程的回忆,我们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了那份创业的坚决,但也听出了许多的不舍。 智渔刚成立一年,韩寒校友认为它目前取得的最大收获是与国际组织和基金会、水产行业、相关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是有效开展后续工作的重要基石。回想自己当初的创业经历,韩寒校友表示创业最艰难的不是经费,而是找到合适的人才并持续将其团结在团队周围。作为负责人,韩寒校友想把智渔建设成为一个NGO组织的人才培养和孵化摇篮。作为具有丰富环保工作经验的前辈,韩寒校友对致力于加入NGO组织的青年人提出了如下的宝贵建议:一是要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二是要培养自身沟通、组织、协调等多元化能力,以有效应对复杂的沟通问题。 智渔作为主办单位之一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海洋公益论坛” 挑战机遇并存 在NGO组织工作多年,韩寒校友认为NGO工作的开展和推行存在的最大阻力是缺乏政府、企业、公众的认可和信任。刚开始接触这些人群,难免会碰壁,这需要工作者分析沟通的关键突破点,同时用专业且有效的方案获得对方的认可,这往往是一件耗时很长的事。但值得高兴的是,现在大家已渐渐加强了对NGO的了解,对NGO在发展中起到的推动作用也慢慢认可,目前国内的NGO组织正在不断增加。未来,韩寒校友认为NGO组织要找到适合于自发展的模式,可以向着作为技术支持的“幕后者”转变,更多的是去寻找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站在行业相关者和科研机构的背后,让两者与政府对话,以借助政府力量,去推动行业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发展。
沙漠变绿洲
在韩寒校友的努力下,国内NGO组织——智渔问世了。目前,国内关注海洋保护的NGO组织有三十多个,但同时专注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保护的只有智渔一个。智渔致力于提升公众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认识,从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多维度解读人与海洋的关系,为利益相关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联合多元力量共同推动我国水产养殖及海洋捕捞事业可持续发展。针对国内本土情况,智渔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工作模式和技术手段,主要领域包括:一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为致力于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企业和公益组织提供自然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究,帮助其认识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促进跨行业、跨界、国内外的信息共享与合作;二是倡导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开发适合中国的海洋生态资源及水产品可持续性评价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数据库,引导大众及利益相关方认识可持续消费与生产的重要性,促其采取有效行动;三是指导供应链开展可持续发展对话与合作:探索适合本土行业社会文化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协调并指导涉海供应链成员开展供应链“蓝色升级”;四是提升本土NGO解决海洋及渔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向本土NGO传播相关专业知识和项目策划及执行经验,提升本土基金会和NGO对相关领域的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访谈尾声,当谈及对环境校友会发展的建议时,韩寒校友表示自己常看校友会杂志,也会关注校友会活动,她对校友会的工作成果表示了肯定。最后,她从管理者的角度,为校友会提出了建议,希望校友会能够发展成为用人单位和在校学生联系的纽带,建立专业的人才储备库,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便捷的双向选择通道,促进高质量就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为海归学者的韩寒校友,没有选择高校、研究院等传统且相对安逸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环保NGO,一条需要自己去披荆斩棘、克服重重难关的环保路。面对选择,面对困难,她从不退缩,她希望自己能亲身经历这前所未有的探寻旅程,希望自己能坚持走在寻找中国的可持续渔业之路上……这是NGO环保战士内心朴素情怀的真实流露,也是南大学子“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现实写照。